2024年10月14日至15日,作為圣保羅仲裁周的標志性開慕活動,由國際商事仲裁機構聯(lián)合會(IFCAI)與巴西-加拿大商會仲裁調解中心(CAM-CCBC)共同舉辦的第十一屆巴西-加拿大商會仲裁調解中心(CAM-CCBC)仲裁大會暨第十七屆國際商事仲裁機構聯(lián)合會(IFCAI)雙年會在巴西圣保羅召開。聚集全球仲裁從業(yè)人士,包括來自亞洲、北美洲、歐洲、南美洲的仲裁專家以及來自維也納國際仲裁中心(VIAC)、德國仲裁院(DIS)、紐約國際仲裁中心(NYIAC)、利馬商會仲裁中心(CCL)等主要仲裁機構的代表,圍繞“仲裁的今天和明天:仲裁面臨的最新挑戰(zhàn)及其發(fā)展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圣保羅仲裁周創(chuàng)辦于2019年,旨在通過為律師事務所、大學、協(xié)會和機構搭建專業(yè)交流平臺,促進非訴爭議解決方式的發(fā)展。2024年圣保羅仲裁周共計舉辦30余場專業(yè)研討活動,來自世界各地的1000多名法律從業(yè)者參與系列活動,已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仲裁界盛會之一。
國際商事仲裁機構聯(lián)合會 (IFCAI)成立于1985年,目前由全球52個成員組織組成。該聯(lián)合會的目標是建立和維持商事仲裁機構之間的永久關系,促進仲裁和調解各方面的廣泛信息交流,鼓勵負責任地使用這些爭議解決技術,并促進成員組織服務的信息交流。
貿仲作為國際商事仲裁機構聯(lián)合會(IFCAI)會員單位,副主任兼副秘書長王承杰受邀出席此次仲裁大會暨第十七屆國際商事仲裁機構聯(lián)合會(IFCAI)雙年會并與來自全球多家知名仲裁機構的代表進行了交流。
貿仲事業(yè)發(fā)展處處長陸菲受邀在題為 “法律文化如何影響仲裁中的證據出示”( The Influence of Legal Culture on the Production of Evidence in Arbitration)的專題研討會上擔任演講嘉賓。陸菲處長在發(fā)言中從法律和文化差異及中國仲裁法律特色出發(fā),介紹了證據制度在中國發(fā)展的現狀和特點,并以貿仲制定的《證據規(guī)則》為例向與會者分享了貿仲為匹配其案件的國際化構成、更好服務全球當事人而將國際通行做法與中國特色實踐相融合的探索,引起了與會者極大興趣和關注。
貿仲代表團利用會議間隙,分別與主辦方巴西-加拿大商會仲裁調解中心(CAM-CCBC)主席 Rodrigo Garcia da Fonseca、國際商事仲裁機構聯(lián)合會(IFCAI)主席Ismail Selim進行了深入交流。雙方分別就加強機構間合作、發(fā)揮仲裁服務經貿作用、推動國際仲裁的融合發(fā)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就深化國際仲裁領域的交流合作和共促國際仲裁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達成了廣泛共識。
會議期間,貿仲代表團一行還同與會仲裁機構代表、各國仲裁專家和法律同行進行了廣泛交流,彼此增進了解、促進合作。
代表團此次出訪宣傳了貿仲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貢獻了中國智慧,加強了與國際仲裁界的溝通交流,有效提升了貿仲在國際仲裁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